數位生活
-
想在今年看到Apple Watch Series 8搭載體溫感應器?還得解決演算法問題
預計在今年秋天,蘋果將推出iPhone 14系列與新一代Apple Watch Series 8,關於iPhone 14系列的消息已傳得滿天飛,至於Apple Watch Series 8的傳言,雖然沒有iPhone 14系列來得熱烈,但對於監測健康狀態的3C產品來說,絕對是令人所期待的一個項目,站上也於前陣子報導了這次,雖然依舊沒有偵測血糖、血壓的功能,但預計將會搭載體溫感應器、以及心房顫動頻率監測功能。 關於體溫感應器,根據分析師郭明錤指出,早在Apple Watch Series 7推出之前就有說要使用,但實際在推出之後,並沒有看到機體上有任何相關的功能,而根據外媒報導,之所以在Apple Watch Series 7沒有看見體溫感應器的搭載,係因演算法仍達不到蘋果測試的標準值。 由於體表溫度容易受到環境溫度變化而導致無法準確測量,目前量測體溫的方法,不外乎肛溫、耳溫、額溫、手溫(腕溫)、背溫、以及紅外線熱像儀的偵測方式,而智慧型穿戴裝置所配戴的身體位置為手腕,但時下量測手溫或腕溫的結果,雖然方便,但手部溫度、無論是手心還是手腕,都容易受到表面微絲血管較多的影響,隨環境溫度升降更快,在精準性方面,仍比不上其他偵測方式,因此想在智慧型穿戴裝置上精準監測體溫,勢必是更艱鉅的一項任務。 不只蘋果,三星旗下的智慧型穿戴裝置,目前也依舊卡在演算法與硬體測試階段,也依然達不到可準確量測體溫的標準,因此今年預計發布的Galaxy Watch 5,也看不到體溫感應器的搭載。 因此,假設蘋果能克服此一問題,那麼我們才能從Apple Watch Series 8上,成功使用體溫監測功能,雖說Apple Watch Series 8搭載體溫感應器的傳言甚囂塵上,似乎煞有其事的樣子,但當初Apple Watch Series 7未發布之前不也是如此嗎?不過,在發布之前,一切都還不能下定論,我們依然可以抱著期待,即使最終沒有體溫感應器,或許極限運動版本、心房顫動頻率監測也會是Apple Watch Series 8的一大亮點。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iPhone自助維修計畫開跑,已於美國率先啟動!
關於維修iPhone,原先我們所想到的,或許是去原廠換支整新機、不然就是到手機業者、專門維修蘋果產品的業者那更換零件修理,不過在去年11月底,蘋果公布了自助維修方案之後,讓想維修原廠零件、又不想花大筆錢換整新機的玩家可是相當期待。 該維修方案將提供超過200種零件與工具,讓玩家們可自行維修iPhone,包含螢幕破損更換、鏡頭維修、Taptic Engine、甚至連電池也能換原廠,不過維修方案,在推動初期,僅支援iPhone 12、iPhone 13與iPhone SE 3系列,而在未來也將持續推動方案進程,進而擴大維修所支援的項目,當然還有Mac系列。 如今,蘋果已正式宣布推出本自助維修服務,美國為第一波啟用名單,且將在今年開放世界各地區域使用自助維修服務,而自助維修服務的流程,將從線上先與蘋果下單取得維修零件與工具後,按照蘋果的維修手冊自行更換,但必須注意的是,自助維修所造成的產品損壞,並不適用於Apple Care。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在餐廳撿到Pixel Watch?原型機高清照無碼流出
無論是國內還國外外媒體,各種3C科技產品的爆料總是層出不窮,雖說爆料不一定準確,但對於產品規格的預先認知,至少能夠有個期待的雛形,而關於未上市科技產品遭致爆料、最嚴重的大概就屬當時iPhone 4的酒吧流出事件了,而如今Google Pixel Watch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 早先外媒已率先報導,下個月的I/O開發者大會,Google將會推出第一款智慧型手錶,而報導中指出,Google的專利文件中也明確寫到Pixel Watch,只不過還無法確認詳細規格。 而本次《Android Central》報導指出,有玩家在美國一家餐廳撿到了疑似Pixel Watch的智慧型手錶,以前陣子的報導來看,Pixel Watch將採用無邊框、圓弧設計,將有別於市面上的智慧型手錶,並設有包含旋鈕功能的右側鍵,將配合Wear OS 3.1使用。 那麼對照一下疑似Pixel Watch實體的諜報照,一樣也是採用通體圓弧設計,側面也有一顆應可旋轉的錶冠,並且有著G字LED燈號,可惜的是,該機體上尚未安裝操作系統,以及Pixel Watch專屬錶帶,雖然圖片打了馬賽克,但根據《Android Central》報導,該智慧型手錶僅用於內部測試與開發,非最終出廠產品,但究竟實情與實體到底為何,有興趣的玩家,或許可以期待一下5月的I/O開發者大會。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Apple Watch Series 8將推體溫感應器、偵測心房顫動、極限運動版本,但仍沒有偵測血糖、血壓的功能!
對於監測健康狀態的3C產品來說,Apple Watch系列絕對是玩家們所期待的項目之一,近幾年一直傳出Apple Watch Series 8將會加入偵測血糖、血壓的功能,就連小編親愛的同事也很期待這項功能加入,可惜的是,一直都只聞其聲不見其影,而根據《彭博社》報導,我們今年還是看不到Apple Watch Series 8加入這項功能。 報導中指出,傳聞中將配載在Apple Watch Series 8的無創血糖感應器、血壓偵測儀,其進程仍在測試與開發階段,且準確度仍有待改進,短時間內恐怕還無法搭載,最遲或許將可能在2025年登場,但即時如此,新一代的Apple Watch Series 8還是會搭載新的健康功能,包含監測體溫等等。 而新的監測體溫功能,將會在配戴者體溫過高時發出提醒,雖說在報導的介紹中,該功能於Apple Watch Series 8上似乎是用來輔助生育規劃的,但或多或少也對於目前Covid-19的相關症狀偵測會有些幫助,另外在心房顫動頻率的監測上,也將會新增一項「Burden」功能,將會配合watchOS 9一同使用。 如果不出意外,新系列Apple Watch Series 8將會在今年與iPhone 14系列一同登場,一樣根據《彭博社》報導,本代Apple Watch Series 8將會推出3款機種,包含Apple Watch Series 8、Apple Watch Series SE與給極限運動玩家所使用的Apple Watch Explorer Edition,且本代將迎來大幅度更新,包含全新外型設計、更大容量的電池,配合新版watchOS 9一同改進運動與健康數據監控的結果,即使仍然還無法偵測血糖與血壓,但Apple Watch Series 8系列仍是一款可以期待的新一代蘋果產品。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搖滾樂與藍牙喇叭之間的最佳入門選擇,Marshall Acton II開箱試聽
Marshall,相信只要玩過電吉他的玩家們,肯定都知道這個名字,來自英國的經典音箱品牌,對搖滾樂而言,可說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而Marshall於1963年推出第一款電吉他音箱JTM45,並從此揭開了音箱的革命序曲,締造出無數個搖滾樂的傳奇表演現場。 而隨著時代演進,裝置透過藍牙傳輸的訊號品質越來越好,延遲也越來越低,加上串流影音的大盛行,Marshall也推出了藍牙喇叭,將Marshall的精神、對聲音的執著與設計元素,延伸至新世代的產品上,小編最近手頭比較寬裕,一個失神入手了Marshall Acton II,雖然不是剛上市的新品,但對從小聽搖滾樂長大的小編來說,Marshall就是從小根深蒂固的信仰之一。 即便Marshall在內部規格與產品線上一直求新求變,但將近60年來的傳統,旗下各型號、各產品線的外觀設計,即便外型上有那麼些許不同,但其實都大同小異,正面的手寫Marshall LOGO、音箱網格罩、黑色荔枝皮革紋機身、以及金屬控制面板,而這些經典設計,新世代的藍牙喇叭-Marshall Acton II都將其完美承襲了下來。 Marshall Acton II的尺寸為260 x 160 x 150(mm)、重量約為2.85公斤,因此除了室內使用之外,外出遊玩、露營等等,其實有戶外發電機或是插座的話,也能帶出使用,雖然尺寸小規小,但Marshall Acton II的出力可沒那麼小,不過這部分就留待後文繼續介紹。 而控制面板方面,雖然沒有電吉他音箱那樣有豐富的參數旋鈕可控,但仍是保有基本的音量、低頻、高頻鈕可調,值得一提的是,Marshall Acton II的啟動方式也相當復古,採用拉動電源桿約莫1至2秒的方式,而無論是開啟或關閉,都會有音效提醒玩家。 除了藍牙連結外,也能透過AUX連結,切換鍵也就在3.5mm音源埠旁,按下Source鍵便可切換,常按Source鍵的話便能開啟藍牙連結,其燈號會開始閃爍,裝置連結成功便會呈現恆亮的狀態,而這是最簡易的連結方式,玩家們當然也可以透過下載Marshall Bluetooth App來進行更多元化的設置。 此外,Marshall Acton II支援同時連結2部藍牙裝置,也能使用兩台相同型號的Marshall Acton II進行雙喇叭串聯,需要透過App來做設定,不僅能讓兩部喇叭同步播放相同音訊外,也能啟用立體聲模式,讓左右聲道各自獨立播放。 在規格方面,Marshall Acton II配備了Bass Reflex System,可提高低頻的表現,並能夠將頻率響應拓展開來,同時降低失真度,不過Marshall Acton II的頻率響應為50至20,000 Hz ±6 dB,說實話,這項數據其實沒辦法真正展示Marshall Acton II的聲音,僅能當作參考使用,實際用耳朵聽還是比較準確。 而Marshall Acton II配置了1組4英吋的低音單體、以及2個3/4英吋的球形高音單體,且各自具備D類擴大器來驅動雙高音單體與低音單體,提供平衡且強大的聲響體驗;那該怎麼說D類擴大器呢? 一般而言,擴大器大致分成A類、B類、AB類與D類,A類所呈現的音訊雖然失真度非常低,但電能轉換的效率相當低、且高耗能、容易產生廢熱,導致電子元件特性改變(比方說電晶體或真空管),因此基於散熱考量,機體通常都相當龐大,缺點其實挺多,但優點就是有絕低的失真度。 而B類擴大器,廣義來說的話,特性就與A類擴大器相反,電能轉換效率相當高,但失真程度也高,因此大多用來比較不要求音色、且省電的產品上;AB類擴大器簡單說起來就是低失真度不及A類、電能轉換效率不及B類,但卻能解決解決A類的轉換效率、失真度也比B類好太多,算是一種折衷,因此使用度更高,大部分家庭劇院、或是樂器音箱皆採用此類擴大器。 D類擴大器就是科技進步的象徵了,移動式裝置成為顯學,且大部分移動式裝置都具備播放音訊的功能,但移動式裝置幾乎九成產品都仰賴電池供電,因此能在最高效率下維持最低失真度的D類擴大器便應運而生,D類擴大器不僅擁有相當高的電能轉換效率,也不需厚實的散熱裝置,因此機體可以做得更加輕巧,加上技術進步、改良原先音色不佳的詬病,逐漸成為揚聲器硬體中的常客。 不過單就擴大器來說,並不能顯示揚聲器的真正優劣,即使是用同款擴大器,也有可能產出不同的音色,因此,小編這邊只是略為各位玩家科普一下、也為各位介紹一下Marshall對於聲音的執著。 Marshall Acton II的售價為11,900元台幣,雖然表現並不愧對這個價格,但依照入門款來說,其實價格偏高,但實際表現實在很難挑剔,小編租屋處約莫有15至17坪左右,而Marshall Acton II體積雖小,但36W的出力相當大,音量不必全開,就能在每一處都能獲得不俗的聲響表現,更可怕的是,不管在哪個角落,都能感受到Marshall Acton II所帶來的低頻穿透力,尤其是某些具備強烈鼓點與Bass的歌曲。 而在高頻方面,Marshall Acton II所具備的並非明亮感或清脆感,而是相對醇厚的乾淨高頻,至於樂曲細節呈現、立體聲表現就不必多說,賣這個價格自有它的道理在;不過有個地方需要注意的是,或許是音色調校的緣故,Marshall Acton II在使用上,雖然幾乎可以駕馭所有曲風,但嚴格說起來,還是偏向播放搖滾樂、金屬樂,假設聽古典樂或是流行樂,反而突顯不出Marshall Acton II的特色,甚至會覺得普普通通、就還不錯但更貴一點的藍牙喇叭而已。 Marshall Acton II在啟動、連結手機、播放音樂之後,小編的第一個想法是「啊,總算可以好好的聽到低頻的聲音了」,雖然只是Marshall藍牙喇叭入門級的選項,價格也稍微偏高了一些,但對比同等價位的藍牙喇叭來說,Marshall Acton II很難找到敵手,但實際情況還得要到現場聆聽才是正解,不過Marshall Acton II已經不是新產品了,或許再等個兩三年,或許會有新產品出爐也說不定?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_IsndlVJw&ab_channel=PCDIY%21online ▲Marshall Acton II試聽(iPhone 13 Pro側錄,僅供參考)。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6至9坪小空間的最佳拍檔,北歐除塵小旋風 — Blueair DustMagnet 5240i空氣清淨機開箱試用
20多年來,Blueair以專家級的空氣過濾裝置聞名全球,以實力確立了在國際市場上的高階品牌印象,且針對坪數大小、使用環境等等皆有推出相對應的產品,不管是什麼空間都能照顧地一點不漏,本次小編為各位帶來Blueair 2022年全新上市的最新空氣清淨機:DustMagnet 5240i,針對6至9坪大小的小套房,除塵除蟎、淨化空間,對容易過敏的玩家可說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從實拍照片的外觀上就可以看到,這兩年來Blueair推出的空氣清淨機在造型設計上顯然更加貼近使用者對產品融入居家生活的要求,不只是具備功能面、機能性,連美型上也都越發精緻與品味,這款DustMagnet 5240i光是擺在家中就是極好看的"擺飾品'',配色上也能普遍是用大部分的裝潢設計風格,放在家中還真的會忽略其實是一款高效能的空氣清淨機啊! Blueair DustMagnet 5240i的體積為43.3 x22 x22(cm),約莫一個垃圾桶大小,直立的擺放方式也對6至9坪的空間相當友善,重量也僅有4.5公斤,無論是打掃還是想換個地方擺,都能輕而易舉,值得一提的是,5240i底部需裝上盒內隨附的4具支架,擺放時才足夠穩固,清潔也方便,頂部也有個小平台,可以拿來放一些小東西當作裝飾。 DustMagnet這系列相比Blueair其他產品來說,更為簡單方便,比方說更換濾網,在5240i背部上下皆有兩道像抽屜一般的拉把,只要抽出就能輕鬆更換濾網,控制方面也相對簡單,點下啟動鍵之後,3段風速、自動模式、夜間模式皆可輕易調整。 如果玩家連結Blue App的話,除了能透過App操控風速與模式之外,還能即時監控室內外的空氣品質、以及濾網壽命,甚至有智慧管家系統,可設置啟動時間來預約啟動,也可在指定位置之後,在下班回家前,就能提早啟動、提早淨化。 至於判定目前空間的空氣品質,也相當簡單,頂端前置面板有一處LED燈號,配合App使用的話,可以得知空氣品質所對應的燈號顏色,嚴重汙染為紅色、汙染為橙色、中等為黃色、良好為綠色、優良則為藍色。 前文提到5240i的濾網設置上下各有一個,而這也與過濾系統息息相關,5240i採用S型渦輪旋風,以創新的上下雙流垂直式進風系統,讓進化空氣的效率加倍,簡單說就是上下各有一個進風口,對應上下濾網,而左右兩側的出風口也有上下之分,一樣對應上下進風與濾網,依據CADR(清淨空氣輸出率)的數值238m3/h來看,6至9坪的空間配合3段可調風速,最快每12分鐘可以完全過濾空間內的空氣1次。 當然,想要讓這S型旋風淨化系統完全發揮,那上下配置的濾網也需要具備足夠的資格才行,DustMagnet無論是5200系列還是5400系列都有相對應的濾網,而5240i採用的是DustMagnet ComboFilter 5200,玩家們在更換時得多加注意。 而DustMagnet ComboFilter 5200由兩面不同濾網所組成,一面是高效微粒濾網,以特殊防水聚丙烯纖維材質所置,不易滋生細菌與黴菌,相當適合台灣的潮濕氣候;而另一面則是椰殼活性碳,比傳統活性碳濾網有著高於4倍的去異味效率。 此外,DustMagnet ComboFilter 5200除了基本的HEPASilent過濾技術(HealthProtect 7770i開箱有詳細介紹)之外,其獨特之處,還採用了名為塵磁科技的過濾技術,其搭配了2組帶正電的不鏽鋼前置濾網,能夠猶如磁鐵一般捕捉粉塵,不過要注意的是,玩家們定期清洗濾網的時候,切勿水洗,使用防塵布或是軟刷吸塵器輕輕清除就行。 由於PCDIY!辦公室沒有6至9坪的小密閉空間,因此小編採用直接暴力的實驗方法,分別對頂端與底部的過濾器吐二手菸,而實驗過程可以透過Blueair的App來觀測,從左圖可以發現,手機右上角所顯示的時間為下午3點44分,為小編開始傾吐二手菸的啟動時間,而右圖便是實驗結果,約莫過了5至6分鐘,小編的「暴力手段」就可以清楚地得到淨化,由黃燈降為藍燈。 空氣清淨機的噪音也是選購的重要環節之一,小編也對3段風速作了簡單分貝測試,PCDIY!的環境噪音為40.4 db,最安靜的1段風速啟動之後,則升至41.7 db,2段風速升至43.2 db,而第3段風速噪音雖較為明顯,但進氣排氣的力道最大,無可厚非,在分貝機的測試下為46.5 db,整體來說,Blueair DustMagnet 5240i其實相當安靜,無論是睡眠或是做家事,都不至於會遭到5240i的噪音所困。 6至9坪的空間,因為地方小,一般來說更容易會遇到室內空氣不好的情況,因此維持室內空氣品質對小空間來說,不管是氣味還是防塵防蟎為了健康照想,都相當重要,但空間已經夠小了,太大型的空氣清淨機或許太佔空間,在看完小編的介紹之後,或許適用於6至9坪的Blueair DustMagnet 5240i,會是住在小空間裡的玩家們最適合的搭檔。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獨家設計驅動單體、5吋2.0聲道喇叭再進化,EDIFIER R2000DB 2.0聲道藍牙喇叭開箱試聽
一般來說,要想擁有具備一定水準的揚聲器,那價格不免讓人皺眉,猶豫老半天遲遲不肯下手,但又不想委屈自己的耳朵,那該怎麼辦?或許我們可以試試看Edifier的產品。 前些日子,站上已替各位開箱過EDIFIER的D12一體式立體聲無線喇叭,是以樸實無華的價格,來替各位玩家鋪建悠閒的日常生活,但或許單顆立體聲喇叭,對各位來說略顯不足?沒關係,這次小編帶來Edifier R2000DB兩聲道藍芽喇叭,將以親民迷人的價格,將純淨的音色沒有任何阻礙地擴散到你家中的每個角落。 Edifier R2000DB以全木質梯形箱體打造,外部鋪以黑色人造皮革,左右兩邊側面板更以手工打磨的鋼琴烤漆工藝設計,外型沉穩典雅;174x289x252(mm)的體積、總重約9.72公斤,大小適中,不會破壞家中原有裝潢,甚至其優雅的造型,更能點綴原有的室內氛圍。 在聲學的配置上,除了以木質梯形箱體打造,可以減少外部雜訊、駐波干擾,確保音色乾淨之外,高音、中低音的驅動單體也是頗有講究,左右各配置1顆25mm直徑6歐姆的絲膜球頂釹鐵硼高音揚聲器24瓦、1顆5.25英吋4歐姆的鋁質音盆中低音揚聲器36瓦。 高音驅動單體採用絲絹膜所製,有相對柔和的音色表現,動態表現也相當不錯,不過絲絹膜也是有其需要改進的部分,比方說硬度、剛性不足等物理問題,但經過Edifier最新開發的特殊塗層加工,加強其物理性能,並配合釹鐵硼磁鋼,相信會具備更加圓潤、通透的音色,而該材質單價高,但特性是比鋁鎳鈷、鐵氧體的頻率範圍更寬,功率也較大,一般常見於高階揚聲器。 而中低音單體的設計也是來自Edifier的最新設計鋁製音盆,適合動態強勁的曲目,也擁有較低的失真度,但缺點就是高頻容易出現「金屬聲」,但Edifier利用DSP全數位電子分頻器的優勢,讓金屬材質的音盆不會再發出金屬聲音,配合橡膠懸邊,相信能夠將中低頻呈現地相當準確。 就如前文所提,Edifier R2000DB具備DSP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內部搭載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的TAS5508數位訊號處理晶片能精準控制三頻的分壘,加強聲音的還原度、以及TAS-3542數位功率放大器晶片,用以獨立控制高音與中低音的表現。 Edifier R2000DB的連結模式相當簡單,除了透過RCA線材的傳統連結方式之外,還有著3.5mm轉AUX輸入、光纖輸入、當然也有時下最流行的藍牙連結模式,藍牙連結相當簡單,配合遙控器上的藍牙圖示,讓Edifier R2000DB右喇叭顯示為藍燈,開啟欲連結的藍牙裝置,便可開始使用。 在聲音細節上,Edifier R2000DB的確夠水準,樂器編排的前後聲響,也把握地相當不錯,具備一定的空間感,有賴於高音驅動單體的獨特設計,Edifier R2000DB所呈現出來的高頻清亮但不尖銳,即使將聲音轉至最大,也不會有分岔的情況發生,而Edifier R2000DB的中頻,大概是三頻中表現最好的,不僅輸出的功率以及強度十足,雖然音色圓潤飽滿,但偏冷,聽民謠的話會有一種驚喜感,至於低頻,在正常情況下,Edifier R2000DB的低頻表現有那個能耐,但換成具備高強度低頻的曲目,低頻音色就會稍微渾濁黏膩,有一種被困住的感覺,但若是一般音樂播放上倒是不太明顯,以7,790元的價格來說,Edifier R2000DB已經具備這價位該有的水準了,不過Classic與Dynamic兩個模式之間的轉換,似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假設玩家們還在錢包與性能表現之間猶豫不決,那就如同小編在試聽體驗所說的那樣,不用8,000元的價格,能擁有超越同等價位的視聽水準,何樂而不買呢?可調節的低頻、高頻鈕,也能因個人的聆聽習慣不同而轉換,因此,對大部分玩家來說,Edifier R2000DB所帶來的聲音饗宴,應該是足夠滿足玩家的耳朵。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摺疊式iPhone或許將推遲至2025年才來,但20吋摺疊式MacBook可能有譜?
在三星推出Galaxy Z Fold3及Galaxy Z Flip 3之後,摺疊式智慧型手機逐漸成為全球的新寵兒,包括在全球智慧型手機的佔有率也逐漸提高,而除了三星之外,小米、VIVO、華為等中國手機廠商也紛紛投入摺疊式智慧型手機的戰場,當然,也有消息指出Google與蘋果將會在2022年或2023推出摺疊機。 不過根據調研機構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的分析報告中,引述了來自於供應鏈的消息,並指出摺疊式iPhone可能將延後到2025年才會推出,與之前所流傳的消息相比、以及對照目前摺疊機的熱度來說,這意味著蘋果並不急著進入摺疊式智慧型手機的市場。 即使蘋果推遲了摺疊式iPhone的入場時機,也不能代表他們少了對「摺疊式」的野心,在DSCC的分析報告中表示,蘋果目前正在研究另外一系列、且獨立於目前市面可見的全新20吋可摺疊的MacBook筆電,而這款設備也將提供多用途使用,包含摺疊型態的筆電模式、全展開型態的顯示器或外接鍵盤模式等等,且有可能將支援4K以上的解析度。 但這款新系列MacBook與各位見面的時間,可能將會在2025年之後,這與報告中的摺疊式iPhone問世時間雷同,根據蘋果過往的手法,全系列產品的更新與改革才更符合自家公司的性格,而這也不禁令人想入非非,除了摺疊式iPhone與摺疊式MacBook以外,會不會有摺疊式iPad系列的出現呢?此前,市場上就流傳著三星正準備推出摺疊式平板Galaxy Tab Fold,只不過像除了渲染圖之外,詳細硬體都還不明朗,但這也意外著,摺疊式平板將會是「摺疊式裝置」的下個戰場。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千元出頭、輕巧便攜、通話抗噪效果絕佳,EDIFIER X2真無線藍牙耳機開箱試聽
作為專門研發音訊設備的EDIFIER,成立至今也將近20個年頭有了,一直以來也以絕對CP值為宗旨,各種價格親民、但品質超乎想像的揚聲器或是耳機,逐漸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對玩家來說,以更便宜的價格擁有更超值的產品,那可是再好不過,因此本次小編入手了EDIFIER X2真藍牙無線耳機,且價格只要一千台幣再多一點點,那麼這千元出頭的真藍牙無線耳機是什麼概念?且容小編一一說來。 充電盒以消光黑打底,包含2支耳機也是,不容易沾染指紋,但在耳機內側的話便是以亮面做設計,而以外形來說,EDIFIER X2是一組相當典型的真無線藍牙耳機,沒有特別在外觀上做什麼譁眾取寵的設計,以最傳統的形象來展現玩家們對耳機的需求。 而除了小編手上這款黑色版本,EDIFIER X2也另有白色款式可以選購,一樣是採取充電盒、耳機外側與耳柄的霧面設計,簡單說就是與黑色款相比,只差在配色,材質設計上完全一樣,不過EDIFIER X2為耳塞式耳機,建議玩家們可以購買耳機套,長期配戴下才不會造成不適;值得一提的是,EDIFIER X2左右耳都有觸控面板,透過指尖便可以播放音樂、接電話。 以一般入耳或耳塞式耳機的8至15mm驅動單體來說,EDIFIER X2的驅動單體為13mm算是中規中矩,但也不是說驅動單體小,所擁有的音質就會輸給大尺寸單體,這方面我們就留到後文的聆聽體驗再談,不過首先可以肯定的是,EDIFIER X2採用13mm動圈的驅動單體,具備一定水準的低頻表現,也具有良好的聲壓。 EDIFIER X2支援的音訊編碼僅有SBC,並沒有支援Hi-Res或是LDAC,這是略為可惜的地方,而SBC音訊解碼為藍牙裝置的標配,支援單聲198kb/s、雙聲道345kb/s,說起來幾乎是所有耳機都支援。 此外,EDIFIER X2在降噪功能方面,也有雙麥克風降噪系統,可以適時降低環境噪音,並且加強人聲,確保語音聊天的清晰度,不過耳機本身的音訊輸出就沒有降噪功能了,但玩家們可以嘗試調高音量來配合入耳式耳機做出類似「偽降噪」的效果,但這方法有點傷耳朵就是了。(笑) 續航力方面,充飽電的EDIFIER X2支援7小時連續播放,而充電盒容量為350mAh,可提供21小時的使用時間,當然也支援USB Type-C快速充電。 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話說得真好,依照EDIFIER X2的售價1,190元台幣,所帶來的音質表現來說,不難發現EDIFIER已經將這個售價能提供的東西盡量帶給玩家了,曲目細節呈現方面,有著EDIFIER一貫的水準,不會像大雜燴一樣全部摻在一起;而三頻的表現上,我們熟悉的中頻最為突出,其飽和的中頻帶來了相當不錯的溫潤感,稍微平衡了音色偏冷的情況,但低頻就仍有進步的空間,雖說三頻之間層次分明,但低頻明顯聲壓與穿透力不足,可以聽見鼓聲、貝斯聲,但就是侷限於「聽到」而已,而高頻方面,把音量調至最高時,會稍微有Hold不住的感覺,不過這是測試需求,小編建議在正常聆聽的情況下,還是使用適當的音量,才不至於聽力受損,也可以避免高頻Hold不住的情況。 不過通話抗噪卻是個亮點所在,於人來人往的捷運上,也有相當不錯的環境音抑制效果,不需要特別放大音量講話,對方也能夠完美接收我們這邊所傳送過去的音訊。 假設玩家們不需要降噪功能,也只想花一點點小錢買個耳機聽聽歌、用手機視訊、或通話,那麼EDIFIER X2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有一定水準的音質呈現,甚至通話抗噪方面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效果,而這需要千元出頭就可以擁有,或許你也可以考慮看看?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專利出售、執行長不願意把黑莓用在另外一款手機上,自帶實體鍵盤的5G黑莓機不會來了
BlackBerry OS系統已經於2022年1月4日終止服務,包含BlackBerry 7.1 OS 及前代版本、BlackBerry 10、BlackBerry PlayBook OS 2.1也不再提供服務,意思就是說,連打電話傳簡訊都沒辦法再用。 可在2021年時就傳出將自帶實體鍵盤的5G黑莓機呢?直到1月初時,OnwardMobility還發出新聞稿表示,5G黑莓機還沒死、只是延遲了而已,不過會搭載Android系統問世,但於二月初的時候,OnwardMobility以6億美元的價格將握有的手機專利通通出售掉了,也就是說OnwardMobility正在逐步遠離自己作為手機研發商的身分。 如今根據《Android Plice》的報導,CrackBerry的創始人Kevin Michaluk指出,OnwardMobility所擁有的BlackBerry商標使用權已被取消,另外《Android Plice》還補充說,BlackBerry執行長程守宗不願意再讓黑莓的名號用在另外一款智慧型手機上,因此至今不見蹤影、連諜報照都沒流出的5G黑莓機,已經不必再等了,5G黑莓機將無緣與各位見面了。 而在2020年取得BlackBerry商標使用權的OnwardMobility,是否還會在無法使用BlackBerry的情況下,研發出非黑莓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呢?目前還沒有相關消息,而OnwardMobility的網站與社群軟體中,除了那則解釋黑莓機未死的「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we are not dead.」新聞稿外,就再也沒有提到關於黑莓機的事。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陽泰Yantouch EyE Speaker藍牙喇叭實測開箱,兼顧時尚與光氛特效揚聲器頂尖之作!
- 小米空氣淨化器2實測開箱,智慧家電中物超所值的空氣清淨機精品!
- 「一台泯恩仇」、家中搶頻寬大戰的和事佬,ASUS RT-AX68U雙頻AX2700、Wi-Fi 6路由器開箱體驗
- 欣欣秀泰影城柏晶廳,台北市最好的精品級電影院!
- Seagate One Touch SSD 1TB Feat. Seagate BarraCuda Fast SSD 1TB開箱,外接式固態硬碟重裝上陣!
- 快速充電!一次為4支手機提供滿滿能量,BUFFALO 4A大電流USB充電座開箱實測 →iBUFFALO BSMPA09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
- ASUS ZenFone 3開箱動手玩,台灣品牌智慧型手機中的優質精品!
- iBUFFALO BSMPA09大電流USB充電座實測開箱,4A出力充電器中的優質精品!
- 為健康把關!來自瑞典的頂級空氣淨化技術-Blueair Classic 290i開箱試用
- Nikon D7200數位單眼相機實測開箱,旗艦榮光再現!
- AKG親手調教的絕妙音質,在時尚與科技間遊走的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Samsung Galaxy Buds Pro開箱試聽